传统文化点亮古村(全面推进墟落振兴)

[复制链接]
查看: 1194|回复: 0

14

主题

42

帖子

11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18
发表于 2023-4-6 18: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标题:传统文化点亮古村(全面推进墟落振兴)
                          春日清早,走进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白墙黛瓦的徽式民居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屋顶晒架上,火红的辣椒、嫩绿的小油菜盛满一个个圆圆的竹匾。远方,油菜花开遍山野,满目金黄。
“从晒秋开始,我对峙拍四序篁岭,盼望显现传统修建和民风文化赋予篁岭的独特内在。”农夫拍照师曹加祥告诉记者,在篁岭村,家家户户屋檐下搭建晒架,用竹匾晾晒秋季蔬果,是村里的特色民风,现在,这类运动一年四序常有,已经成为篁岭的文化符号,吸引无数拍照爱好者。
篁岭村已有近600年汗青,和许多老村一样,一度出现空心化等题目。2009年,村里引入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产权置换、搬迁安置,在山下建立移民新村,并对老村举行同一的规划建立、风貌修缮,将传统文化融入古村开辟。
古街“查记酒坊”内,酒香扑鼻。操着差别口音的游客品尝桂花香、女儿红、菊斑白等琼浆。开门业务刚两个小时,东家吴玉芳已入账1000多元。
“我们家的酿酒武艺已传承近300年,2019年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吴玉芳说,景区人气旺,好酒不愁卖,一年业务额大概40万元,“我们有信心将酿酒武艺一代代传下去。”
“唰唰唰……”55岁的篾匠曹敬松一脚踏在板凳上,弯腰打磨编竹篾用的竹条,“村里晒秋的竹篾,满是我做的。”凭着这份技术,曹敬松每月稳固收入3000多元。
一批有技术、有专长的非遗传承人,被请到篁岭古村,展示各种民风和本地手工艺,古村重现炊烟袅袅的情形。“不消缴纳租金,水电本钱共担,收益利润共享。”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曹锦钟感叹,“借力传统文化,古村火了。”本年3月以来,篁岭日均游客量达1.58万人次。
“公司优先思量聘任当地村民,同时还以每亩地400斤稻谷的市场价流转村民的地步,并为村民提供维护花田、工程建立等务工时机。”曹锦钟先容,现在公司正式员工中有当地员工228名,占比超50%。这此中,就包罗善于做本地名吃的村民曹家弟。
“这是红薯果,婺源话叫‘过年果子’。原来只有过年做,如今每天做。”景区“晒工坊”内,曹家弟取出蒸好的红薯,参加黑芝麻、糯米粉,揉搓成条,码放在蒸屉中。现在,曹家弟每月固定收入3000元,她的两个儿子也相继返乡,在景区工作。
古村人气旺盛,山下的篁岭新村也挤满游客。
中中午分,列队上篁岭的车已绵延数公里长,不少游客干脆找家路边的农家乐,品尝本地美食。篁岭新村党支部书记曹石泉先容,现在村民创办各类民宿、农家乐100余家,人均年收入从搬迁前的3500元增长到2022年的4万多元。旅游开辟前,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凌驾70%,如今外出务工职员不到1/8。
一个景区,带火一片地区。篁岭新村附近的晓容、林角、敕坑等村,民宿已发展到300多家。曹加祥在晓容村开的景缘美宿,这几天同样客满,“盼望能和天南海北的游客因景结缘、因文化结缘。”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婺源县文化广电消息出书旅游局局长方良福先容,停止2022年底,全县直接从事旅游职员超8万人,人均年收入5万多元,旅游财产间担当益者凌驾25万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