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青年网 门户 游戏 查看内容

游戏里的芯片战役

2023-2-14 15:25| 发布者:123478216| 查看:1003| 评论:10

摘要:英伟达首创人黄仁勋(JensenHuang)在中国有一个令人费解的诨号:两弹一勋。1963年出生在台北的黄仁勋,显然跟氢弹原子弹属于八竿子打不着。得此诨号的缘故原由,是2011年英伟达发布了一款显卡GTX590。这款显卡功耗 ...

英伟达首创人黄仁勋(Jensen Huang)在中国有一个令人费解的诨号:两弹一勋。

1963年出生在台北的黄仁勋,显然跟氢弹原子弹属于八竿子打不着。得此诨号的缘故原由,是2011年英伟达发布了一款显卡GTX590。这款显卡功耗和发热巨大,超载时发生过爆炸变乱。因此被网友戏称为核弹显卡,简称“核显”。

英伟达挨打立正,第二年发布的GTX690功耗有所改善,但网友们仍旧对发热不满足,将GTX690称为“战术核显卡”。原来,这只是显卡圈里的一个专业梗,但碰到了一个将其带出圈、平常却八杆子打不着的单元:甘肃卫视

2014年,甘肃卫视制作一期关于航母和当代战役的节目,文案鉴戒了百度百科上的部门内容。恰恰,有功德的网友将“核显卡”这个梗编进了百度百科:“搭载690战术核显卡的火箭推进榴弹,一发就可以摧毁一个航母战斗群”。

于是,随着主持人不苟言笑地念出“690战术核显卡”,显卡圈最大的名局面出现了,黄仁勋喜提“核弹狂魔”、“两弹一勋”等荣誉称呼。

抛开各种梗不谈,黄仁勋简直是环球名气最大的芯片公司老板。没几个人能说出英特尔、高通、台积电乃至中芯国际的老板是谁,但许多平凡人都对黄仁勋的各种轶事和段子无比认识,其缘故原由是:许多人都玩游戏,在浩繁芯片的应用场景里,游戏玩家是对技能进步最敏感、算力需求最茂盛、付费意愿也最强的群体。

英伟达市值曾一度凌驾8000亿美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算力帝国」,其产物已经广泛应用在云盘算、人工智能、主动驾驶等范畴,但英伟达底盘业务不停都是游戏,黄仁勋跟玩家们“相爱相杀”多年,陪同了至少两代人的发展。

玩家们乃至会“跪求”英伟达推出新产物。2017年3月,《绝地求生》忽然走红,这个游戏必要GTX1060显卡才气流通嬉戏,这让一大批装备陈旧的网吧陷入尴尬,玩家和网吧老板们此时都盼望老黄能给出一款自制但能玩吃鸡的显卡。

刀法精深的老黄从善如流,紧锣密鼓地推出了一款特供显卡——GTX 1060 5G显存版。这款显卡将算力卡在一个非常暧昧的节点:它性能确实不弱,可以完善运行《绝地求生》,但同时无法运行任何一款更高配的游戏,还无法挖矿。

这些特性让这款显卡代价相对低廉,而且稳固。于是其不但被网吧老板奉为圭臬,预算有限的玩家也将其视作“居家观光必备良卡”。仅仅由于一款《绝地求生》游戏,1060 5G显存版本至今还是Steam上持有率第二高的显卡。

人类的天性能促进巨大的生产力,半导体就是此中之一。只管英伟达如今跟险些全部热门科技概念——如ChatGPT、无人驾驶和Web3——都能搭上关系,但在建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游戏玩家才是“核弹黄”的衣食父母。

构建在算力底子上的假造游戏天下,是芯片财产最大的需求方之一。超等玛丽与光刻机之间的关系很少有人讨论,但假如复盘盘算机发展史,就会发现游戏,是不停加快的硅基革命最紧张的推动力之一。

玩家们大概不会心识到:他们在吃鸡里射出的每一颗子弹,都酿成了晶圆厂的订单。

黎明:乔布斯省下的106个芯片

1975年,在游戏巨头雅达利(Atari)上班的乔布斯领到了一个使命:给一款叫做Breakout的游戏制作电路板,但要只管节流芯片。雅达利预计一样平常必要150个芯片,就给乔布斯设置了嘉奖条件:每少一个芯片就嘉奖100美元。

这里所说的“芯片”指的是TTL逻辑电路,它是一种由双极型晶体管构建的逻辑阵列,是早期的集成电路工艺,在1960-1970年代占主导职位,被电子工程师广泛用来搭建各类复杂功能的电路,好比盘算器、工控体系,以及游戏机。

70年代用TTL搭建的电路板

雅达利是环球第一代街机和家用游戏机巨头,即是本日的任天国+索尼+暴雪+R星,四舍五入险些是其时环球最酷的公司。1974年19岁的乔布斯从里德学院结业,参加雅达利成为前50号员工,这是他开办苹果前的唯一的一份正式工作。

不懂技能的乔布斯找来了挚友沃兹尼亚克(Stephen Wozniak),两人熬了4天的夜(重要是沃兹在熬),末了乐成地只用了44枚芯片就完成使命。这让两人发了一笔小财,为他们的互助奠基了精良的底子。1976年,他们开办了苹果。

乔布斯和沃兹利用的这种TTL逻辑电路,是70年代初最主流的“芯片”,游戏机是它们最大的需求方之一。据守旧统计,在个人盘算机尚未大规模遍及的1975年,游戏机的出货量大概是36万台,同年个人盘算机出货量仅为5000台。

假如往更早追溯,电子游戏和盘算机的发展实在险些同频,乃至许多盘算机庞大技能也都诞生于游戏。

1960年代,贝尔实行室的Ken Thompson在单元的大型机上编写了一个叫做《Space Travel》(星际观光)的小游戏,厥后项目打消电脑被收回,他为了能继承玩,就把游戏移植到一台旧的小型机上,并为此写了一套操纵体系——Unix。

Unix道生万物,衍生或影响了Linux、MacOS、 iOS和安卓等险些全部非微软阵营操纵体系,构成我们四周绝大多数智能体系的底子。而Thompson的同事Dennis Ritchie 也着迷《星际观光》,在帮着开辟Unix时,随手创造了C语言。

换句话说,盘算机科学殿堂两根柱石Unix和C语言,诞生于两个想在上班之余玩游戏的人。

上世纪60年代盘算机刚发明不久,科学家急需一个步伐来权衡盘算机的性能。1962年,麻省理工的学者为了“榨干”盘算机性能,开辟了一款名叫《太空大战》的游戏。固然玩法粗糙图形大略,但依然在本地几所大学里风靡一时。

于是门生们纷纷跑去盘算机房“测试盘算机性能”,跟多年后大门生用CS和魔兽争霸来“测试”学校机房性能一样。一位名叫诺兰·布什内尔(Nolan Bushnell)从中发现了商机,几年后他开办了雅达利,并开辟了一款叫做PONG的游戏机。

PONG是一台有一块好坏屏幕和两个利用杆的巨型呆板,即我们如今认识的“街机”,必要投币开机,游戏玩法雷同乒乓球。1972年,布什内尔推着第一台商用游戏机走进了小镇的一家酒馆,效果第二天晚上,老板就告诉他呆板坏了。

和人一样平常高的PONG游戏机

布什内尔拆开一看,才发现原来是玩家投入的硬币太多导致呆板短路了。他就地把硬币盒换成一口更大炖锅,效果也只撑了一周,末了打开一数发现炖锅里足足有300美元,是隔壁弹珠台的十倍[1]。布什内尔这时意识到,他要发大财了。

PONG开始在全美敏捷放开,人们对这种科技感十足的大玩具布满疯狂的热情。很快,大量第一代电子游戏机问世,好比Magnavox公司的Odyssey系列,Coleco公司的Telstar系列,这些呆板险些摆满了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每一间酒吧。

个人盘算机尚未遍及前,IBM和DEC公司昂贵的大型机小型机都深藏闺中,NASA阿波罗飞船里充满芯片的电路板又远在天涯。对平凡老百姓来说,10个硬币玩半天的游戏机,是他们跟“集成电路”这门改变人类运气的技能的第一次密切打仗。

第一代游戏机极大拉动了TTL逻辑电路的销量,但厂商和玩家都对芯片提出了更高的盼望:更多数目的晶体管(动员更多的游戏)、支持彩色输出(更好的视觉结果)以及更小的体积(可以或许让游戏机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因此,当新的半导体工艺把“集成电路”推进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时间,游戏厂商的支票薄已经预备好了。

从70年代开始,由MOSFET构成的高密度集成电路芯片本钱不停降落,开始替换TTL。基于新工艺的第一代通用微处置惩罚器在70年代纷纷问世,包罗Intel的4004/8008、摩托罗拉的6800、Zilog的Z80,他们性能强盛,立刻就被游戏厂商盯上。

1976年期间华纳收购雅达利,并追加一亿美元投资预备做一款家庭游戏机。雅达利选择了MOS公司的6502芯片,这款芯片对标摩托罗拉的明星产物6800,性能平分秋色,也是苹果公司第一代产物“Apple I”和第二代“Apple II”的焦点处置惩罚器。

1977年,雅达利2600游戏机上市,售价190美金,立马横扫全美,统共卖掉了3000多万台,均匀每三个美国家庭中就有一台。这个数字实在意味着——相比个人盘算机的先驱苹果公司的前两代爆款产物,雅达利购买和斲丧了更多的芯片。

雅达利2600游戏机

70年代是集成电路走向“民用”的关键节点,而半导体的财产规律告诉我们:由于制造环节的重资产高门槛特性,只有大规模的出货量,才气拉低芯片本钱,进而卖出更多的芯片,形成正反馈。

游戏,无疑是这一反馈环路的紧张推动力。

集成电路发明时间是1958年,只有少数几个地方能用得起,好比阿波罗登月曾斲丧掉了全美50%的集成电路。1970年环球集成电路产值只有24亿美元,但到了1980年,只管晶体管制造本钱不停低落,产值却增长到了137亿美元。

在集成电路财产的抽芽年代,游戏成为了整个财产的催化剂:一方面,娱乐是人的自然需求,创造了电子游戏这个规模远超于军工的大市场;另一方面,玩家们购买游戏的钱,相称一部门转化成了芯片公司的CapEx。

游戏和芯片的“反馈闭环”愈发清楚:游戏机的性能越强,就越能承载更精致的画面和更复杂的玩法;而体积越小、便携性越强,就越能让游戏机走向千家万户乃至随身携带。这两种特性,都必要算力更强、体积更小的芯片。

开启这一“反馈”的雅达利,却遭遇了大崩盘。雅达利开创了第一代电子游戏机之后,吸引大量厂商抄袭模拟,导致垃圾游戏充斥市场,终极引发市场崩盘。北美电子游戏市场1983年收入高达32亿美元,到1985年只剩下了1亿,降落97%。

雅达利大瓦解,最开心的是日本人,家用游戏机的主宰者从美国被转移到了日本,任天国、索尼、世嘉、Capcom等公司趁势崛起,以超等玛丽和塞尔达传说为代表的日本游戏统治环球40年,伴随了整整两代人的童年和芳华。

而恰恰,日本也是半导体大国。游戏和芯片在日本演绎了一段开局高光,但了局扼腕的故事。

启示: 家用机大战里的“自主可控”

一个财产被美国人发明出来,然后被东亚国家“接受”,这种事变家常便饭,但对电子游戏来说这一速率也未免太快了。美国游戏财产1983年瓦解之后,任天国同年就发布了闻名的“红白机”,并在2年后登岸美国市场,狠赚了美国人一把。

任天国Famicom(红白机)

“红白机”的官方名叫任天国娱乐体系(NES),环球销量凌驾6100万台,是雅达利2600的2倍多。它的焦点处置惩罚器,是理光(Ricoh)公司生产的2A03芯片,但假如把芯片拆解研究,就会发现一位认识的老朋侪——MOS公司的6502[3]。

不得不说,6502是一款神奇的芯片,它支持苹果、任天国、雅达利三家公司的首个“天下级”爆款——Apple II,红白机和雅达利2600。但研发者MOS公司末了却陷入财政危急被收购,泯没在汗青长河里,生动解释了什么叫做高开低走。

通过魔改6502,任天国实现了部门的“自主可控”,接下来呢?

8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舆论情况非常“反日”,但这没能影响玩家对日本游戏机的热情。1988年,任天国在北美卖出了700万台红白机和3300盒游戏卡带,水管工马里奥作为日本“特派代表”,在美国宣示了日本人的赛博主权。

任天国NES“灰机”在美国的广告

险些跟红白机登岸美国的同时,美国按着日本的头在1986年签订《日美半导体协议》,大量日本高科技产物被美国以“反倾销”的名义增长关税,但任天国这些游戏公司的崛起,反倒没有引起华盛顿那些不玩游戏的国会老爷们的留意。

因此,不管是故意照旧偶然,日本游戏机厂商开始“扶植”本土的半导体公司。

理光是开始得到任天国订单的。最早任天国高管上村雅之找到理光要求魔改6502时,理光嫌报价低一口拒绝。在得到2年300万片的采购答应后,理光才开工干活。但到了1986年底,来自任天国的订单已经占了理光半导体贩卖额的60%。

理光并非唯一的受益者,夏普、富士、三美电机等公司均拿到了任天国大笔的半导体订单[1]。到了1992年,任天国已经是一家年贩卖额45亿美金的巨头,每年芯片采购高达10亿美金,绝大多数订单都流向了日本本土企业。

80年代后期,环球游戏市场的主旋律是救公主——马里奥在水管里救公主,林克在海拉鲁救公主,克劳德在盖亚救公主。救公主的主角们有着差别的出身、天赋、必杀技,但背后的造物主都是一样的——芯片、算力、晶体管。

在那段时间里,日本游戏机芯片实现了部门的“自主可控”:任天国1989年发布的GameBoy掌机用的是夏普的LR35902芯片,环球狂卖1.2亿台;1990年发布的Super NES用的是理光的5A22芯片,环球销量4900万台;世嘉在1994年发布的“土星”,用的则是日立的SH-2芯片,也卖了靠近1000万台。

但终极让这统统戛然而止的,照旧那一纸《日美半导体协议》。

1991年,两国告竣了第二次半导体协议。这次美国明白规定美国芯片必须占据日本市场20%以上的份额。

为了告竣20%的目的,日本当局不吝了局,通过“行政引导”的方式让日本企业扩大入口美国芯片,这大幅减弱了日本高科技企业自主研发芯片——尤其是最难的微处置惩罚器的动力。

终极,固然日本的游戏机继承风靡环球,但处置惩罚器芯片渐渐放弃了对内采购。1996年任天国发布64位的新游戏机,芯片接纳的是NEC VR4300;同期索尼发布的PlayStation第一代,环球销量1.02亿台,处置惩罚器则是MIPS公司的R3000。

固然,日本比苏联好得多。苏联人帕基特诺夫发明白《俄罗斯方块》,但苏联连游戏财产都没有,《俄罗斯方块》在西方风靡起来之后,听说有日本贩子去苏联会商收购版权,苏联人想用版权换一批其时被禁运的游戏芯片,但被无情拒绝。

日本游戏机财产向“自主可控”发起的末了实验,是索尼为PlayStation3研发的Cell芯片。它是索尼团结东芝和IBM开辟,基于IBM的PowerPC架构,试图同时满意游戏机、PC、电视等差别场景的“万能”芯片,乃至有点儿想挑衅Intel的意思。

但此时PowerPC架构早已跟不上x86阵营的脚步,连乔布斯都在2006年扬弃PowerPC转投Intel阵营,Cell芯片的了局可想而知:在耗资几十亿美金后,Cell芯片陪同PS3在2006年面世,但由于复杂的架构和昂贵的代价,很快就被索尼忍痛放弃。

之后,日本游戏机仍旧横扫环球,但“芯”都是美国的了。索尼2013年的PS4,用的是AMD的Jaguar处置惩罚器,2020年发布的PS5,用的是AMD的zen2。任天国2017年发布的Switch,环球卖了1.2亿台,用的则是英伟达的Tegra X1。

但在这些财产博弈之外,游戏仍旧在冷静地拉动芯片行业的发展。

第一代PlayStation游戏机研发的时间,索尼牵手东芝研发了一块用于演算3D CG画面的LSI芯片。以芯片性能作为杠杆,索尼找到了游戏公司SE开辟3D游戏《终极理想7》。

借助LSI芯片强盛的图形性能,高清的蒂法微笑成为了游戏史上经典的一笔,也让《终极理想7》卖出了惊人的1330万份。

FF7重制版里的Tifa

世嘉公司在研发“土星”(Saturn)游戏机时,听说索尼也在搞第一代PlayStation,看上了一家做小公司做的一款叫做NV1的图形芯片。只管厥后这款游戏机并不算乐成,但世嘉的订单却不测地把这家小公司拉出泥潭。这家公司就是英伟达。

英伟达从前喜好不走平常路。当年微软为了让玩家更好地在PC机上玩游戏,发布了direct X尺度,但英伟达硬着脖子不愿支持,末了产物遭遇市场毒打,幸亏有世嘉的订单才渡过现金流。黄仁勋厥后果断调解计谋,才收到了各大PC整机厂的采取。

1999年,英伟达发布了天下上第一颗通用图形处置惩罚器GeForce256,游戏玩家一片欢呼,黄仁勋今后开始走向了“两弹一勋”之路。

溢出:从光线追踪,到人工智能

当日本游戏机厂商方兴未艾的时间,微软坐不住了。

2000年,微软推出了游戏机品牌Xbox。这台呆板外貌上是一台游戏机,实在本质上就是一台装有奔驰3芯片的PC电脑。英伟达为Xbox提供了GPU,但终极产物终极只卖了2000多万台,相比PlayStation2浮夸的1.5亿台销量,根本即是被碾压。

Xbox发售后不久,微软就开始研发下一代游戏机Xbox 360,而且想跟英伟达继承互助,但条件是芯片报价必须下调。黄仁勋没有同意,加上两边其他的一些撕扯,微软一点儿都没惯着老黄,立马掉头扶持了另一家GPU公司ATI。

黄仁勋立刻感受到了慈父铁拳的威力,不光让竞争对手ATI在微软和英特尔的扶持下有了跟英伟达掰手腕的本领,而且跟微软的抵牾更导致了GeForce显卡跟Windows兼容出现了题目。表里交困之下,黄仁勋一边跟微软钻营息争,一边夺取到了索尼PS3的订单,熬过了危急。

只管夹在微软和日本游戏机巨头之间,但英伟达在2000年-2007年过的可谓黑白常惬意,尤其是PC机对显卡的需求与日俱增。可以说,微软+英特尔+英伟达/ATI推动了PC游戏的崛起,而PC游戏又进一步拉动了四家公司的业绩。

相比游戏机,PC游戏更可以或许展示“安迪-比尔”定律的暴虐性。一样平常来说,游戏机的生命周期都在7-10年左右,芯片更新较慢。而PC上的GPU芯片每每两年就会更新一代,比起游戏机399美元的订价,高端GPU则动辄卖出上千美元。

更要命的是,即便是最顶级的显卡,每每也有带不动的游戏。2007年,欧洲游戏工作室Crytek推出了《孤岛危急》,包罗了100万行代码、1GB的纹理数据和85000个着色器。

宣传文案美如画,丛林里每一丝风吹草动都宛在目前,唯一不敷的是其时没有显卡能流通运行,被讥讽为“显卡危急”。

终极,用着顶级显卡的玩家们捏着鼻子一边看PPT一边把游戏通关了。这也在肯定水平上酿成了游戏行业一个不成文的规则:绝大多数游戏的分辨率都是可以设置的,为了顺应硬件的性能,游戏公司偶然不得不自动低落图形质量。而这也成为推动和引领硬件升级的一股直观驱动力。

由于硬件性能不敷,《巫师3》缩水严峻

游戏硬件的无止境需求成为英伟达屁股下的火箭,游戏玩家则为英伟达带来了巨额的利润和源源不停的研发费用。

自1999年上市以来,英伟达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不停高达20%~30%——但玩家仍旧诉苦不敷用。

英特尔还专门提出过一个“GDP概念”来概括本身的高质量群体,它们分别是Gamers,D、esigners和Photographers。此中Gamers是主力中的主力。对于芯片财产来说,游戏为财产上游提供了一个近乎完善的市场化情况:

·在各种软件场景里,游戏险些是贸易机制最康健的一个,也是购买力最强的,而市场的巨细决定了芯片公司能养活多少工程师。

·以显卡为代表的芯片是一个绝对参数语言的市场,芯片公司的利润率险些完全由芯片性能决定,即便是和爱马仕联名的RTX3060,也卖不出性能更强的RTX3080的代价。

·但同时,游戏玩家又对本钱极其敏感,这就必要芯片公司必须做好性能、良率、本钱上的均衡,才气在竞争中胜出。

游戏的根本盘并没有让英伟达止步。英伟达首席科学家David Kirk有一个更大的野心:把原来只做3D渲染的GPU算力给“通用化”,可以或许方便地分配给其他的应用。如许,昔日只用来加快游戏的GPU,就成了真正的通用算力中央。

黄仁勋从善如流。2007年,英伟达推出了革命性的CUDA架构,前后砸了凌驾100亿美金,终于把GPU的应用场景给彻底解放,打开了发展的天花板,让无人驾驶、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最新的盘算机科学齐备都离不开英伟达的芯片。

不但云云,由于游戏显卡而动员的动态高分辨率、动态超频、光线追踪、DLSS等技能,也成为英伟达GPU的关键技能土地,开始被广泛运用到修建可视化、主动驾驶、医疗、生命科学、能源、制造业等更多范畴。

以游戏发迹,末了却逾越游戏,英伟达在2021年一度成为环球市值最高的半导体公司。

固然,固然黄仁勋带着英伟达已经走向了更远的星辰大海,但游戏显卡仍旧是英伟达最大的技能土地,现在还占英伟达40%左右的收入。而老黄也吃水不忘挖井人,每年都通过精深的刀法,一轮一轮地收割着玩家们的钱包。

黄仁勋对游戏业务如许总结[4]:“We also observed that video games were simultaneously one of the most computationally challenging problems and would have incredibly high sales volume.

Those two conditions don’t happen very often. Video games was our killer app—a flywheel to reach large markets funding huge R&D to solve massive computational problems。”

电子游戏是碳基人类的一种基于“硅基”的风俗,上网、谈天、办公、刷剧也同样云云,它们都是放大芯片与大众需求的毗连器,使得芯片这个技能高度麋集但也非常烧钱的财产,始终有充足的市场和动力,快速向前滚动和发展。

只要人类寻求快乐的天性还在,游戏对半导体财产的拉动就不会停歇。

尾声

除了芯片,面板也曾是日本的典范上风财产。

1994年,日本液晶面板产量占环球的95%,索尼经典的特丽珑电视脱销环球。但题目是,日本的面板产线大部门都是1、2代线。亚洲金融危急后,日本公司无力砸钱研发,反倒是韩国猛砸3代线,彻底逾越了日本。

包罗面板、芯片在内的电子财产有一个非常光显的特点:先发者难以创建先发上风,必须连续砸钱研发,稍有怠惰就会被厥后者一把追上。

由于有摩尔定律——“芯片上的晶体管密度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这条铁律的存在,每当技能进步到下一个阶段,就给了新来者赶超的时机。

戈登·摩尔发表在《电子学》杂志上的论文,1965年

好比上面提到的面板,2003年到2007年间,台湾地域开始大肆引入5代线,年产量4年增长了8.5倍,终极凌驾了韩国。效果2009年之后,中国本地厂商参加战局,把投资焦聚在高世代的8.5代线、乃至10.5代线,把台湾的面板财产直接打没了。

而航空、汽车、生物医药这类财产则恰恰相反,以燃油车为例,其焦点零部件发动机是一个典范的“渐进式创新”范畴,只要攻克焦点技能,就会创建起非常高的壁垒,想要追赶就只能从零开始。这就很轻易形成领跑者的圈子文化,导致强者恒强,厥后者一步落伍、步步落伍。

正如西村吉雄在《日本电子财产兴衰录》中的谁人提问:90年代后,日本的汽车财产依然欣欣向荣,为什么电子财产坍塌了?

而当我们回溯电子财产并不漫长却波涛壮阔的发展,每每会聚焦于顶层政策的纵横捭阖,财产好汉的一夫当关,技能门路的令媛豪赌,反而忽略了构筑起人类工业与科技结晶的地基:市场——千万万万个消耗者用钱投票,选出了那些屹立在财产链顶端的庞然大物。

以台积电为例,一座12寸晶圆厂造价高达30亿美元,台积电每年买装备、建产线的资源开支高达数百亿美元。为这些本钱买单的,实在是苹果、英伟达、AMD这些顶级芯片计划公司的订单,而这些公司背后,是数目巨大,且对性能有高寻求的电子产物用户及游戏玩家。

我们复盘英伟达的崛起,会发现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推动力,好比芯片财产的环球分工,好比芯片通用化的趋势,好比新技能场景的开辟。但追根溯源,依然是玩家的购买力支持起了一家GPU的环球霸主。换句话说,RTX4090里的每一个晶体管,都是打游戏的报销的。

2021年,英伟达的研发付出到达52.68亿美元,仅次于英特尔和高通,在环球半导体公司里位列第三。现在,3nm芯片计划费用动辄15亿美元,5nm芯片的流片(即芯片试生产)本钱高达4725万美元。

每一家半导体巨头背后,每每都屹立着一个巨大的市场,好比智能手机之于高通,PC之于英特尔,游戏、AI、主动驾驶之于英伟达。

《任务召唤》中,以假乱真的阿姆斯特丹街景

正如前文所说,由于“安迪-比尔定律”的存在,游戏对芯片公司是一个非常完善的市场,游戏开辟商会不停的敦促芯片计划的进步,游戏玩家即便付出意愿猛烈,也会严苛的审阅每一行参数。终极,数以亿计的晶体管在AI、云盘算、主动驾驶这些技能的前沿恒久的散发着光芒。

时至本日,游戏的图形技能依然跟随着摩尔定律进步的步调,代码、多边形与贴图经过GPU上盘算单位的处置惩罚,酿成大巨细小的屏幕上剑与邪术的冒险,一次又一次的惊艳着全天下的玩家,也在潜移默化的推动一个个行业的进步。

当1972年,美国人诺兰·布什内尔发售PONG游戏,他不会想到游戏玩家对快乐的寻求可以创造多么巨大的生产力。他更不会预想到,这些在芯片发展史上未曾留下姓名的一个又一个平凡消耗者,会饰演怎样紧张的脚色了。

参考资料

[1] 游戏竣事,戴维·谢弗

[2] 乔布斯传,2011年

[3] Whence Came the Famicom’s Brain? Metopal, 2012

[4] This Man Is Leading an AI Revolution in Silicon Valley, 2017

[5] 英伟达企业分析-GPU到AI芯片,中金研究

作者:陈彬/周哲浩

编辑:戴老板

视觉计划:疏睿

责任编辑:李墨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mandy815 2024-2-26 03:36
哇,这个太有创意了。
引用 米米的米粒峭 2023-12-10 16:36
楼主新年快乐。
引用 荷叶香1988 2023-9-28 20:20
这个图文并茂,高手文人。
引用 视你如命514 2023-9-25 09:30
楼主私信我加你了。
引用 团团子ovo 2023-5-27 10:42
兔年发财。
引用 冯敏1 2023-5-14 01:30
楼主辛苦了微信搜索青年网同城商惠就是
引用 qq824157383 2023-5-13 02:55
兔年发财。
引用 不靠谱君 2023-4-15 05:11
兔年发财。
引用 网上直播wszhibo 2023-3-7 08:01
只有地板了吗?
引用 份坏要 2023-2-19 07:50
支持楼主,这个发表不错。

查看全部评论(10)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