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华逐日电讯记者张磊、詹彦
太行山壁立万仞,山谷纵横。一条蜿蜒向上的石板路如苍龙般,一头扎进青龙潭瀑布,另一头通向山上的乡村,这是青龙峡村后脑天然村新修的步行栈道。
太行山青龙峡是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大峡谷镇的一个着名景区。山上的后脑村虽与美景只有 " 一步之遥 ",但因缺少一条旅游步道,把游客、把乡村发展时机都挡在了表面。
" 趴在金窝窝里受穷,修步道是村民们几代人敢想不敢干的事,不试试怎么知道不可?我们一天一天修,一寸一寸修,不信修不通。" 村民牛何松从绝壁修路的 " 孤勇者 " 到 " 领头羊 ",700 多个日夜修成了 3 千多米长的 " 天路 "。" 致富路 " 修通了,青龙峡的年轻人连续返回故乡创业,农家乐如雨后春笋发展,土特产也有了销路……
绝壁天路打开尘封大山
浓荫蔽日的青龙峡山间,4 个男人吃力地扛起一块巨石,踉踉跄跄抬到半山的土坡上。石堆远处,别的 4 个男人正俯着身子铺路,大石拼路、小石填缝," 嗒嗒嗒 " 的锤声在山谷回荡。不规则的石块在他们手里拼出了一节 1 米多宽划一的石阶,一点点向山上延伸……
这已经是牛何松和乡亲们在太行山修的第三条步行栈道。
45 岁的牛何松,1995 年就脱离后脑村出外闯荡。曾是山西一家报社的记者的他,每次下乡采访,看到其他乡村的新面目,总有一份 " 乡愁 " 牵动着他对故乡的缅怀。
2013 年,本地当局在青龙峡村修通了一条 2.5 米宽的山间水泥路,方便村民出行,然而坡陡弯急路长,自驾来的游客只能望而却步。想要吸引游客走进村落,还得修一条从青龙潭瀑背景观到村里的步行栈道。
" 肯定要打开村落旅游发展的大门。" 牛何松弃笔从 " 戎 ",辞掉媒体工作,决定回乡领导村民们本身修一条路出来。
2018 年 9 月,牛何松回到后脑村,在微信群里告诉各人修路的想法,招呼村民到场修路,却被浇了一盆冷水。村民们以为在这么陡峭的山上修路是不大概的。
牛何松倔劲上来了,一个人扛起一面写有 " 立下愚公移山志,脱贫攻坚奔小康 " 的旌旗来到荒坡。经实地勘察,这条旅游步道也就 400 多米。他用镰刀开出来一块地,把红旗竖起来,一个人开始凿石头、割草、铲路……
这个 " 孤勇者 " 修路的事变很快在村里传开了。" 人家把工作都辞了帮我们修路,怎能不信他呢?"76 岁的李新梅背着铁锹上了山。逐步地,参加修路的人越来越多,厥后酿成了十几个。
由于大型机器上不去,村民们只能用最原始的人力方法采石、铺路。修路所需的石头全部取材于山石,一块块巨石被乡亲们协力撬起,用工具破成小块,再肩背手抬运到土坡。由于山路陡峭,很多地方无法竖立行走,各人只能一点点往前挪,常常被波折划破手,被虫子咬伤脸……
村民们修路的故事在本地传为韵事,县乡两级当局一些部分单元纷纷捐赠物资、资金。2018 年底,当村民们为资金犯难时,壶关县和大峡谷镇分别救济三万元和两万元。社会上一些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手,送来矿泉水、米面、浅易床、帐篷等物资。
事变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原筹划必要两三年才气建成的山路,仅用了 8 个月。
2019 年 5 月 4 日,后脑村毗连青龙潭瀑布的步行栈道修睦了。步道全长 470 余米、共有 359 级台阶、上万块石头砌成,村民们为它起名 " 愚公路 "。
" 从前我们就想修这条路,许多事变由于不敢做才以为难。何松圆了我们的梦,他办成了村里几代人想办却办不成的事。"78 岁老支书李文福说。
人修了路 路改变了人
群山环绕的后脑村,宛如躺在一个 " 摇篮 " 里。老街、旧宅、古树、石墙……这座保存着完备明清期间修建风貌的古乡村,到处弥漫着光阴的烟尘。这个甜睡的乡村,现在正被寂静叫醒。
" 愚公路 " 通了,从青龙潭瀑布通今后脑村的 " 铁锁 " 被打开了。
" 每年炎天来村里避暑的游客比之前多了许多。"26 岁的牛慧凯看到了商机,2019 年回村里开了第一间农家乐。
" 许多游客来就是看我们的古乡村,住石板房,尝土特产。老乡们的笨鸡蛋、山核桃也能卖上代价了。能有本日的变革,多亏了何松叔带大伙儿修通了这条旅游路。" 牛慧凯说。
修睦了 " 愚公路 ",牛何松并没有回城的计划。" 后脑村有了变革,可这青龙峡沟里另有大巨细小 26 个天然村呢!" 牛何松心想,能不能再修一条长点的路,把更多的村落连起来。
牛何松又预备修路了。
有了修 " 愚公路 " 的履历,他带着十几个村民历时一年半,修通了一条 3 千米长的步行栈道,买通了天然村与天然村、景观与景观、景观到天然村的旅游通道,乡亲们以他的名字定名为 " 何松路 "。
" 何松路 " 把亟待开辟的马总兵寨、青龙洞、青龙石窟、龙王庙等多处旅游景观毗连起来,形成了旅游山路网,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前来嬉戏。
山上的崇山天然村有 " 世外桃源 " 的美称,60 岁的王栓吉正在忙着翻修自家破坏的老宅子。" 儿子是导游,他看到村落的旅游发展潜力,贷款 30 万元翻新老宅。已往这里穷山垩水,人们都想走出去,如今各人都想留下来,找时机挣钱。"
人比山高 脚比路长
从后脑天然村通往山上的路是一条不敷 3 米宽的水泥路,一边是如刀削的山壁,一边是陡峭的悬崖,牛何松开着他的二手 " 蛋蛋车 ",挂着一档摇摇摆晃地在盘山路上行驶着。他的目标地是正在构筑第三条路的山巅,短短 3.5 公里,走了足足 15 分钟。
第三条路通往山上的古代军事瞭望点,这条路假如修通,游客就能一览整个青龙峡的美景。
" 靠近八泉峡的几个村落一度比后脑村还穷,由于旅游动员,村民们的腰包都鼓起来了。" 牛何松深知,要把更多的景点串联起来,旅游资源深度开辟使用,才气让游客留下来。
随着 " 愚公路 "" 何松路 " 的修通,老百姓们得到了实惠,越来越多村民到场到修路中。67 岁的王春勤是第一批就跟随牛何松一起修路的人,年轻的牛慧凯也已经跟着修了两年多。
开山修路这项工程时间长、使命重、困难大、战斗苦,是凡人无法想象的。修路期间,多少人跌倒过,多少人受伤过,多少人出过事,一幕幕存亡磨练牛何松念念不忘,却不堪回顾。牛军生从陡坡上摔下山崖、王成生从巨石上滚下山坡、李晓方踩着巨石滑下陡坡……
这些年,牛何松曾两次与 " 死神 " 擦肩而过。在 " 愚公路 " 的空隙上立着一块半人高的大石头,这块大石头是在牛何松笃志修路时,山上滚来的一块巨石," 不是旁边村民把我推开,我非死必残。" 追念起其时的场景,牛何松仍以为后怕。
另一次,牛何松乘坐三轮车上山修路途中,车辆忽然失控,翻倒在了 2 米多深的山沟里,等牛何松逐步缓过神,发现本身的头卡在两块大石头中心,他感到一阵剧痛,伸手去摸,手上沾满鲜血。厥后,他被急忙赶来的村民们送往医院救济。
斜阳余晖下,苍凝深邃的太行山深处,躬身修路的男人们被勾勒成一幅好坏剪影。这些大山的子孙们,在绝壁上凿出一条条出山 " 天路 ",让村民们走了出去,也让表面的人走了进来。
关注新华逐日电讯视频号
监制:卢刚 | 责编:赵岑 | 校对: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