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导不射栈 发表于 2023-3-8 10:46:42

5 分钟就充满?闲谈快充前世今生 快充技术带来的利与弊 ...

近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微博发文公布了一条 Redmi Note 12 Pro+ 魔改版充电视频。该视频显示,在 2 分 13 秒左右充电 50%,在 4 分 54 秒左右充电达到 100%。5 分钟之内就可将电池完全充满,这要是在十年前,我们连想都不敢想,回顾手机电池这数十年内的飞速发展,我们也不得不感慨中国手机快充技术,领先于世界一大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快充的那些事事道道。




图为小米 300W 快充
快充的前生今世
想要了解现在的快充技术,还是免不了要将手机发展史搬出来,让我们把时间倒转到 2007 年,苹果发布了第一代 iPhone,5W 的充电功率现在来看虽不够看,但当时可是妥妥地 " 快充 " 了。随后的多年间,手机的充电功率进入到了一个平稳期,一直处在一个原地踏步的位置。




图为乔布斯发布第一代 iPhone
直到 2013 年,高通推出的 Quick Charge 1.0 技术才使充电功率提升到 10W,但由于国内手机市场相对低迷,并没有过多中国手机厂商采用该技术。




图为 Quick Charge 技术
2014 年高通再次发布了 Quick Charge 2.0,并将充电功率提升到了 18W,该技术的好处是对充电线材的要求低,所以在成本控制上可以进行更加极致地压榨,弊端是充电发热且效率低。随后不久国内厂商 OPPO 在同年推出了 20W 的 VOOC 闪充技术,快速充电的技术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认可," 充电 5 分钟,通话 2 小时 " 更是寓意着我们的手机充电方式正式进入到了快充时代。随后的几年时间内,联发科推出了 PEP 快充将快充技术提升至了 25W,华为也推出了 Super Charge Protocol 技术,最高支持 22.5W 左右,国产厂商也开始到达了小瓶颈,没有飞跃性的进步。魅族有突破性的发展,其在 2017 年的 MWC 上推出了 55W 快充技术,官方将其命名为 Super mCharge 快充,不过可惜的是,最后此技术并没有应用到后续的魅族机型上。




图为魅族亮相 Super mCharge 快充技术
2018 年国产品牌 OPPO 再度发力,快充技术突破 50W,并在自家机型 OPPO Find X、OPPO R17 Pro 上实现了量产搭载,随后的 iQOO 3 与华为 Mate X 都各自支持了 55W 超级快充。
2019 年,国产品牌进一步将快充技术从 50W+ 提升至了 60W+。此时的苹果坐不住了,在 iPhone 11 Pro 系列上推出了 18W 快充,并标配 18W 快充头。随后的小米与 iQOO 都纷纷在充电技术上突破 100W。
2022 年,OPPO 正式发布长寿版 150W 超级闪充技术,iQOO 10 Pro 于同年正式发布,首发 200W 超快闪充,红米不甘落后,推出了支持 210W 快充的 Redmi Note 12 探索版,正式迈入 200W 时代。




图为一加 Ace2 长寿版 150W 超级闪充技术
2023 年,真我 GT Neo5 再次突破,带来了 240W 快充技术,可以说是目前为止的量产最强快充技术。




图为真我 GT Neo5 240W 快充技术
从 2007 年到 2020 年,智能手机开始全面平民化,同时各项技术也全速发展。放眼整个智能手机快充发展史,以 OPPO 与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品牌一直处于行业顶端,遥遥领先业界,如今的小米 300W 神仙秒充面世无疑是站在了世界的最高点。




浅谈快充利与弊 优势就是一个字——快!
优势无法找到别的形容词,就是简单的快,正所谓天下武功,无快不破,快乃武功中的上上乘,在充电体验来说自然也是同样道理,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赤裸裸的 300W 就是绝对的快,小米也正式刷新了充电新纪录,(虽没有量产)说明我们即将进入充电 5 分钟时代。
致命弱点 快充到底伤不伤电池?安不安全?
其实对于快充,不少网友都持有拒绝的态度,纷纷表示快充不仅会伤害电池,在安全上也得不到保障,相比更快的充电体验,安全性与持久性成为了这类人群最关心的问题,毕竟爆炸可不是闹着玩的。那么快充到底伤不伤电池呢?安全性上有没有保障呢?
要想解决这两个疑问,就得深度了解如今手机的电池材质——锂离子电池。
目前来看,现在市面上的量产手机电池几乎都采用了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与传统电池技术相比,更加安全,锂离子电池在设计时增加了很多保护机制,不会发生传统电池因高活性极易产生短路爆炸的事故,同时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为 2-3 年。一般均可达到 500 次以上,甚至是 1000 次以上,可实现电池更长的使用时间,这两点也就是手机为什么选择采用锂离子电池的根本原因了,并且锂离子电池还具有体积更小的有点,对于便携手机来说再适合不过了,毕竟大哥大也不是谁都能举得动的。




图为创造世界上第一台民用手机的马丁库帕
接下来我们再谈一下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原理,当我们对手机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它有很多微孔,到达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道理,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到正极。回到正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我们通常所说的电池容量指的就是放电容量。快充的原理其实大致相同,要么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提升电流,要么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提升电压,或者二者都进行相应幅度的增加,手机也会根据自身温度来调节快充幅度,自然安全性上有足够的保障,并且结合目前来看,也并未有过快充发生爆炸的先例。




我们简单来讲,就是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电池的活性物会产生不可逆的消耗,长期以往,电池的性能便会下降,容量也会变低,即使不进行快充这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那么问题就来了,快充会不会加剧电池的消耗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是一定会消耗的,但是不用担心,快充为电池带来的负面效果不会那么快地产生,甚至会坚持很长一段时间,具体案例我们可以参考 b 站用户 @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发布的《快充伤电池?40 部手机两年实验,告诉你最佳充电方式》,视频显示在经过 500 次循环后,快充并没有发生更伤害电池的情况,试验非常直观的带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大家自然可以安心使用。







图为 b 站用户 @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发布的视频
用户到底需不需要 200W 以上的快充?
结合优缺点来看,快充技术自然是趋势,更快更有效率地充电技术自然是用户要追逐的方向。但要结合成本来考虑,200W 以上的快充技术就显得没有那么有必要了,毕竟根据金融角度来看,边际效益可一直处于递减的状态,瓶颈期如期将至,300W 定是难以突破,但快充技术的方向值得肯定。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快充技术一定是利大于弊的,更快的充电速度也一定会改变我们未来生活习惯,继续追求 200W 以上快充技术或许意义不大,但这也无法否定快充技术带来的价值,所以我们更要向 OPPO、小米报以尊敬的态度,也正是它们的坚持才能够让我们享受到更快,更好,更安全的用户体验。

miku丶崩坏 发表于 2023-3-8 10:51:48

好快!好爽!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5 分钟就充满?闲谈快充前世今生 快充技术带来的利与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