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 发表于 2022-12-30 18:30:20

怀念油灯时光,青葱岁月早已过去

昨在灯下看书的时候,夜已经很深了。惨白的灯光下,周围是静谧的,虫儿也没有一个发声的,只有窗户外阵阵的风,吹动窗棂发出的“哐哐”的声音。伸懒腰打哈欠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年少时挑灯夜战时的温馨画面。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村村之间还没有通电,晚上照明只有一盏盏的油灯。中的油灯多种多样,小时记忆中第一种油灯是一个摔坏的碗制成的:往碗中倒一点花生油,再把棉花搓条,盘着放入油中,用针把棉条的一头挑出来露出碗的边缘,就成了一盏灯。这种灯虽然制法简单,但是不太好用。放在桌子上的时候需要用东西垫着,才能不歪倒,用的时候不能到处挪动,动一次垫一次,很是麻烦。后来碗做成的油灯逐渐的被煤油灯代替了。煤油灯也是自制的,找一个小的空玻璃瓶子,带铁盖的那种,把铁盖子中间钻一个小孔,然后用薄铁皮卷一个筒子,正好能从小孔中穿过,然后搓一条长长的棉花条,穿过铁筒,瓶中倒入煤油就行了,这种自制的煤油灯简单,用起来也很方便,不易滚落,那是每家每户的标配。记忆中小时的我,懵懵懂懂的,好像什么事都不懂似的,就是知道玩,什么打砬子,打皇帝,跳绳,跳方格,捏泥巴,逮蚂蚱,捉知了,逮鱼摸虾,捅马蜂窝,爬到树上荡秋千等等,玩的那是一个溜啊!就是不知道好好学习,当然不是不学,就是学了,写了,算了,也背了,然后就完了,不管学的对不对。就这样浑浑噩噩的从小学一年级到了四年级,成绩每次都在及格线左右晃荡。直到五年级的时候,在我的数学老师的教导下,突然开了窍似的,开始检查反思做的题是对还是错,怎样对题目进行分析理解,才发现上学时的错误做法,于是感觉不够用了,就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把以前的不扎实的基础补上来。白天的时间感觉不够用,于是晚上来凑。吃完晚饭过后,和小们玩耍的心思早就没有了,为了能静下心来学习,我选择了村庄上面自家看麦场的小屋,里面堆满了晒干的麦秸秆和花生秧。为了省事,把被褥也一块搬了,在秸秆上面简单的整理一下,铺上垫子,就成了床铺。我们这里的天不是一般的冷,刺骨的北风刮得光秃的树枝“呜呜”响,漫天飞舞的尘土、干枯的树叶,宛如狂风骤般,让人睁不开眼,望而生畏。蜷缩在小屋里面,在昏黄的如豆般的灯光下,冻得腿脚发麻,手上的冻疮清晰可见,脑子飞速转动,面对书本,啃骨头般的一点点的汲取里面的东西。静谧的小屋里只有书写时的“沙沙”声,有时会抬头思索一下,就能看到周围的漆黑的夜。偶尔灯光中传来“啪”的细微的声响,那是灯火中灯花的炸裂声。每当这时,总会放下书,静静的凝视那灯花一会。灯花的形状如心形,炽热的亮丽的呈现在眼前,总感觉在寒冷的有一种意暖阳的感觉。学习累的时候,会出来在小屋的周围转一转。小屋位于村庄的最上方,地势最高,站在小屋的旁边就能俯视整个村庄,的村庄沉浸在漆黑的夜色下,家家户户的堂屋门口透漏出几丝昏黄的灯光,摇曳着,似乎正朦胧着、昏昏欲睡般的。于是休息一会后,再进屋继续学习。进入初中后,离家远了必须住校,也有了晚自习,同学们也多了,全镇的尖子生们都来了,于是学习更显的紧张了,原先在我们的那个学区始终是第一名的成绩也保不住了,为了保住那个第一,也是发了疯似的学习(也有老师的鼓励原因),和我们班里的几个同学相互比着拼命的学,白天上课时聚精会神的听讲,不会的题目追着老师问,即使追到老师家里也不放过,把课后练习、基础训练、老师发的试卷、从书店买来的复习资料不知道练了多少遍,也总是感觉不够,于是我们几个同学商量着晚自习后一块加班学习。为了学习,咬咬牙花了五元钱买了带玻璃罩的煤油灯,这种灯存放方便,是我们的最。于是每到晚自习结束后,我们几个会呆在漆黑的教室里,等到查寝的老师走了之后,我们就会点起桌上的煤油灯,在昏暗的灯光下继续学习。那个时候,学校停电是很正常的事,于是我们就会八仙过海,准备各种各样的照明东西,蜡烛,煤油灯,小型的手电筒等等,最多的就是蜡烛和煤油灯,几乎每人一盏,于是整个教室里充满了蜡烛的、煤油燃烧后的味道,这种味道陪伴了我整个初中的,至今一闻到蜡烛和煤油的味道时,总会想到初中生活的夜晚,那挑灯夜战的情景。清楚的记得我的一个同学那一天早早的醒来,以为到了清晨五点来钟了,于是爬起来窜进教室点灯学习,结果学了很长时间,天还是没有亮,实在熬不过去了,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早来的同学把他喊醒他才发觉他是夜里十二点来钟就起来了学习了!(现在的们可能没有这样拼命学习的,他们的生活太无忧了!)青葱早已过去,倏忽间三十多年已过去!

平行空间 发表于 2023-1-11 11:29:42

楼主辛苦了。

高隆湾 发表于 2023-5-12 09:54:25

我就是每天来领奖金币的,还能提x。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怀念油灯时光,青葱岁月早已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