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你而美丽 发表于 2023-2-3 09:52:32

【预见2023】华西证券李立峰:扩大内需主要在扩大消耗,房地产政策支持空间 ...

原标题:【预见2023】华西证券李立峰:扩大内需主要在扩大消耗,房地产政策支持空间依然较大
                        陪同着疫情防控步伐优化,经济生存渐渐规复正常,可以预见,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2023年,但经济运行仍将面对不少风险和挑衅。2023年中国经济远景怎样?人民币汇率、黄金、能源代价将出现怎样的走势?出口面对风险的环境下,怎样扩大内需?美联储本轮加息尽头将是多少,对A股活动性有何影响?
金融界《起程:百位首席预见2023》特殊约请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计谋分析师李立峰对上述热门话题举行解读,盼望给广大投资者带来开导。


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计谋分析师李立峰
焦点观点:
● 2023年,在环球经济阑珊风险加大的配景下,中国将成为环球经济的重要增长引擎。整年中国经济有望团体好转,国内需求进入复苏通道,经济增长将向潜伏增速回归。
● 面临2023年的出口下行压力,稳外贸政策需进一步发力,重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稳住外贸订单。二是稳住外贸主体。三,保财产链供应链安全稳固。
● 下一步房地产政策支持空间依然较大,除了有用落实以“三支箭”为代表的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外,后期政策“工具箱”在放宽购房条件、低落首付成数、下调住民房贷利率方面另有较大空间。
● 随着2023年硅料产能提拔,组件代价将连续下行,2022年开工但是耽误投产的项目将在2023年上半年投产,2023年增量项目将会合于下半年投产,2023年国内新能源装机有望迎来提速。
● 各国央行扩大黄金储备与去美元名誉降落有关,恒久看环球钱币体系出现“去美元化”趋势,央行外汇储备多元化历程下,黄金作为美元储备的焦点替换品,需求有望提拔。
● 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将在本年3月份竣事,根据芝商所利率观察工具表现,本年2、3月加息幅度将降至25个基点,加息尽头利率预期为5%。
以下是对话全文:
国内需求进入复苏通道,经济发展信心源自三大方面
金融界:您怎样看2023 年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的信心源自那边?您对2023 年中国经济有何寄语。
李立峰:2023年,在环球经济阑珊风险加大的配景下,中国将成为环球经济的重要增长引擎。整年中国经济有望团体好转,国内需求进入复苏通道,经济增长将向潜伏增速回归。
预测整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重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内疫情打击削弱。自客岁11月以来防疫政策优化后,各地疫情先后达峰回落,随着消耗场景修复和住民收入信心的回升,2023年国内消耗将总体复苏,成为拉动整年经济增长的紧张驱动力;
第二,房地产政策连续宽松,有利于稳固市场信心。客岁以来房地产供给端支持政策“三箭齐发”,需求端政策连续放松,近期官方再次重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财产,随着前期政策结果落地和增量政策的发力,市场信心将渐渐修复,房地产行业根本面有望企稳;
第三,国内政策已转向“稳增长,宽名誉”。中心经济工作集会指出,2023年经济工作“要从改善社会生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宏观政策方面,历次扩内需政策发力阶段钱币和财务政策均偏积极,预计本年钱币政策力度不会小于客岁,活动性情况维持公道充裕,同时财务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别的,“扩内需”财产政策红利不停,羁系层面临民营经济、平台经济等范畴反复开释暖意,有利于营造稳固的政策预期。
人民币汇率将回归双向颠簸,整年有望小幅升值
金融界:2022年环球金融市场最受关注的是美元汇率快速升值,新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开门红态势。您以为本年美元走势会是怎样的?人民币会成为2023年强势钱币吗?
李立峰:本轮人民币汇率升值始于2022年11月,新年来人民币汇率继承走强,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升破6.7。11月至今,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分别累计上涨6.89%和7.75%。
本轮人民币汇率走强重要有两方面因素:外洋方面,美联储钱币紧缩预期放缓使得美元指数回落,非美钱币相对升值。12月美国CPI环比下跌,薪资涨幅连续降温进一步确认美国通胀压力正在缓解,同时美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先后跌破荣枯线使得对美国经济放缓的担心增长。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已步入尾声,市场预期美联储2月和3月议息集会上各加息25个基点后就制止加息。国内方面,防疫政策于客岁11月渐渐优化,经济疫后复苏预期支持人民币走强。同时,房地产宁静台经济等范畴政策开释偏暖信号,进一步加强市场对国内经济增长的信心。近期多家外资机构纷纷上调中国2023年GDP增速目的,团结国陈诉也猜测本年中国经济增长将会加快。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提拔,从环球资金流向来看,客岁11月至今,外资净买入A股规模已超2000亿元。
预测2023年,美元指数有望回落但保持相对高位。需求紧缩和通胀下行的趋势促使美联储向鸽派转向,将动员美元指数走弱。但中期来看,美国经济连续强于欧洲,使得美元维持相对高位。
人民币汇率将回归双向颠簸,整年有望小幅升值。短期来看,市场对2、3月份美联储加息放缓的订价较充实,美元回落的速率或有所放缓;整年来看,美国经济阑珊压力渐渐显现,而中国经济陪同疫情缓解和稳增长政策的发力进入复苏通道,整年经济增长有超预期大概,支持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
稳外贸政策需进一步发力,稳外贸订单、稳外贸主体、保财产链供应链安全稳固
金融界:本年出口将碰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您以为本年我国出口将会出现怎样的变革,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应对?
李立峰:我国出口增速自客岁8月起快速下滑,10月以来出口增速同比转负。外洋经济景心胸来看,摩根大通环球综合PMI自2022年8月以来连续低于荣枯线,欧元区和美国制造业PMI分别自客岁7月和11月起低于荣枯线,12月我国新出口订单PMI录得44.2%,创2022年新低。团结国在《2023年天下经济形势与预测》陈诉猜测,2023年天下经济增长将从2022年的约3%降至1.9%,很多国家在2023年面对经济阑珊风险,既影响发达国家,也波及发展中国家。预测2023年,随着外需下行压力进一步显现,叠加客岁的高基数效应,整年出口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节奏上或前低后高。布局上,光伏、锂电池、汽车等产物出口有望维持较高增速。
面临2023年的出口下行压力,稳外贸政策需进一步发力,重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稳住外贸订单。客岁12月以来,疫情防控优化后,广东、浙江、江苏等当局构造外贸企业出海自动抢订单,开释积极信号;二是稳住外贸主体。需加大收支口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外贸企业特殊是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低落企业本钱。第三,保财产链供应链安全稳固。比方支持跨境电商、外洋仓等新业态发展,保障各类口岸物流运输流通等。
扩大内需主要在扩大消耗,房地产政策支持空间依然较大
金融界:出口面对巨大压力,扩大内需将会是以后一段时间政策关注的重点,将来怎样扩大内需?
李立峰:外循环对中国经济的拉动趋弱后,内循环的紧张性进一步提拔,扩大内需将会是本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内需的拉动重要表现在消耗和投资上:
1)扩大内需主要在扩大消耗。2022年12月中心经济工作集会指出“要把规复和扩大消耗摆在优先位置”,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范畴有望得到政策的重点支持。防疫政策发生庞大变化后,经济运动和消耗场景规复正常化,同时近三年来防备性储备的大幅上升使得住民存款增速处于已往十年来的高位,将成为2023年消耗复苏的潜伏动力。
2)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基建、制造业投资继承发力。经济工作集会夸大“积极的财务政策要加力提效”,当局投资的力度不会减退,将通过财务贴息等办法继承支持底子办法、实行十四五庞大工程、支持制造业技改投资、推进关键焦点技能攻关项目投资等,发挥财务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用动员全社会投资。另一方面,2020年以来钱币金融政策显着向制造业倾斜,制造业投资有望成为进步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的主抓手之一。
3)房地产政策支持空间依然较大。2022年四序度中心对地产亮相通报出更加积极的信号,从中心经济工作集会看2023年政策面将重点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客岁供给端支持政策“三箭齐发”,需求端宽松政策连续出台,但受疫情和住民预期下行影响,地产景心胸连续下行,2022年1-11月,房地产贩卖面积、贩卖金额累计同比增速降幅均凌驾20%。下一步政策支持空间依然较大,除了有用落实以“三支箭”为代表的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外,后期政策“工具箱”在放宽购房条件、低落首付成数、下调住民房贷利率方面另有较大空间。
2023年全面通胀压力不大
金融界:思量到当前外洋通胀仍将高位运行,轻易通过生产、流畅等多个环节向我国传导,尚必要高度关注通胀反弹的潜伏大概性。同时,国内防疫优化后经济复苏,各种需求也开始起来,您以为本年通胀会在什么程度?
李立峰:团体来看,我们判定本年物价根本稳固,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小,全面通胀的压力不大。
从PPI来看,西欧先行指标维持紧缩态势,12月美国Markit、欧元区、英国PMI分别为46.2、47.8、44.7,已一连多月低于荣枯线,需求承压下工业品代价难以显着上行;国内来看,疫情防控优化叠加稳政策结果连续开释,经济运动复苏或带来工业品代价回升压力,但另一方面地产贩卖和投资仍较为低迷,较难支持工业品代价快速上行。
从CPI来看,影响通胀的一个焦点变量是猪肉代价。供给端看,2022年4月能繁母猪触底回升,开始连续且较快的补库存,春节后猪肉代价面对肯定下行压力;从猪肉代价来看,2022年 4-10月猪肉代价连续上涨,其高点远凌驾已往两轮猪周期中的高点,2023年二三季度碰面临基数因素抬升的对冲。别的一个影响通胀的焦点变量是原油,外洋经济连续紧缩导致原油团体需求偏弱,供给端OPEC+限产故意维持原油代价安稳,预计2023年原油出现供需两弱格局。从以上两个因向来看,纵然思量到国内防疫优化后经济复苏,预计2023年全面通胀的压力不大。
2023年煤价仍旧有所支持,国内新能源装机有望迎来提速
金融界:怎样对待本年能源代价走势?新能源对旧能源的替换会不会进一步加速?
李立峰:旧能源方面,新增产能有限格局下,2023年煤炭代价仍有所支持。供给端来看,2022年在高强度保供生产下,煤炭产能使用率到达汗青峰值,现有产能带来的产量增长根本到达极限;已往三到五年受限于低迷的资源开支与新建煤矿举措,新建产能投产也有限。需求端看,2023年经济开启正常化复苏,火电、煤化工等范畴仍有较可观的增长空间。在增量有限和需求改善趋势下,2023年煤价仍旧有所支持。
2023年国内风光装机有望迎来提速。中恒久能源转型配景下,新能源对旧能源的替换难以逆转,2018年以来风电、光伏渐渐实现平价,财产发展提速,新能源装机比重连续增长,但还未能形成电力供应的可靠替换。从装机量看,2021、2022年累计装机与十四五规划仍有肯定间隔,重要受高企的组件代价和疫情影响,新能源装机节奏有所滞后。随着2023年硅料产能提拔,组件代价将连续下行,2022年开工但是耽误投产的项目将在2023年上半年投产,2023年增量项目将会合于下半年投产,2023年国内新能源装机有望迎来提速。
黄金作为美元储备的焦点替换品,需求有望提拔
金融界:人民银行已经一连两个月增持黄金,本年黄金会不会迎来反弹?
李立峰:外洋钱币政策政策迎来转向窗口,黄金设置代价显现。对于2023年黄金走势,美联储钱币政策和外洋经济阑珊历程是焦点影响因素。从外洋钱币政策来看,2022年12月美国通胀数据进一步下行,CPI环比增速自2020年5月以来初次降落,以现在环境来看,加息尚未竣事但节奏放缓已经根本确认,对金价的压抑将渐渐消除。叠加2023年外洋需求紧缩压力加重,随着经济阑珊预期的渐渐兑现,避险需求和风险对冲的恒久设置需求或成为黄金代价回升的焦点动力。
恒久看,环球去美元化历程利于黄金需求的扩大。2022年俄乌辩论下,各国对金融安全的器重水平大幅上升,2022前三季度环球央行买入673吨黄金,前三季度累计净购买量已凌驾自1967年有统计数据以来单年最大净购买量。各国央行扩大黄金储备与去美元名誉降落有关,恒久看环球钱币体系出现“去美元化”趋势,央行外汇储备多元化历程下,黄金作为美元储备的焦点替换品,需求有望提拔。
估值恒久处于低位程度优质国企有望迎来代价重塑
金融界:怎样明白“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寄义?将会对A股那些板块和标的产生影响?对外资有没有吸引力?
李立峰:创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目标在于促进市场资源设置功能发挥。中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估值体系需适配于我国多种全部制经济并存的经济体制、财产布局升级转型的特性。
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是契合“中国式当代化”特性的估值体系。根据二十大陈诉,“中国式当代化”有五个紧张特性,即生齿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力文明相和谐、人与天然调和共生、走宁静发展门路。资源市场发挥着资源设置枢纽功能,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将服务于“中国式当代化”之路,引导资源更高效设置:一是突出“人民性”,对惠及更多人民群众长处的、利于共享发展的贸易模式和贸易举动给予代价承认;二是夸大“和谐可连续”,突出对绿色的、可连续发展范畴的支持;三是支持“安全与发展”,向能更好融入国家安全大局、融入当代化财产体系建立的范畴和环节倾斜更多资源要素。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催化下,估值恒久处于低位程度的优质国企有望迎来代价的重塑,短期估值修复来自于感情的提振,恒久估值提拔动力重要来自于国企改革深入推进下焦点竞争力的提拔、市值管理下市场认同的提拔。从财产升级角度看,市场资源对“硬科技”范畴的倾斜将继承提拔,关注符合大安全诉求、财产升级的“专精特新”细分范畴。
在外洋成熟市场,估值体系重点围绕业绩和现金流,外资在A股市场偏好投资拥有焦点竞争力的龙头公司。“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下,政策因子在估值中的作用提拔,外洋投资者对国内政策的明白影响外资收支A股的方向和规模。中恒久来看,国内经济转轨升级,企业竞争力和增长活力连续改善,国内资产估值具备恒久稳固向上的底子,是吸引环球资源进入中国市场的关键因素。
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将在本年3月份竣事,尽头利率预期为5%
金融界:您以为美联储本轮加息尽头将是多少?年内会不会降息?对本年 A 股走势和资金活动有什么影响?
李立峰:我们以为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将在本年3月份竣事,根据芝商所利率观察工具表现,本年2、3月加息幅度将降至25个基点,加息尽头利率预期为5%。后续降息节奏仍需关注美国通胀和劳动力市场的走势,美联储12月钱币政策集会纪要表现2023年没有降息预期,但市场对政策走向更偏乐观,预计最早会在年底降息。
对资源市场而言,美联储的鸽派转向驱动美元指数走弱,非美钱币将相对走强,有利于环球资金流向以A股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客岁11月以来,陆股通渠道的北向资金净买入A股超2000亿元,成为本轮A股跨年行情的紧张增量资金。若后续联储政策转向超市场预期,将使得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连续提拔,支持A股指数震荡向上行情连续。
泉源:金融界

AloneOranges 发表于 2023-4-2 17:36:35

青年网不错不错现在支持小程序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预见2023】华西证券李立峰:扩大内需主要在扩大消耗,房地产政策支持空间 ...